top of page
T500定制 (72) [轉換]-01.png

Ensuring Unprecedented Safety in a Connected World with Janus.

LATEST NEWS

智慧電網夠聰明,卻夠安全嗎?Janus 用 AI 微網段給答案

  • 作家相片: Janus
    Janus
  • 10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14小时前

隨著全球能源系統邁向智慧電網,傳統的 IT、OT 與 IoT 邊界正迅速消失。分散式能源(DERs)、感測器與智慧電表雖帶來效率與可視化,卻也意味著一個新現實:電網的攻擊面急遽擴大。在這個高度互聯的環境中,只要一台設備被入侵,就可能在整個電網引發連鎖效應。因此,微網段(Microsegmentation)成為現代電力系統最務實、最有效的資安防線之一。

ree


智慧電網的資安挑戰

智慧電網已不再是集中式系統,而是一個結合傳統 SCADA、再生能源與雲端分析的多節點、雙向能源網絡。這樣的轉型帶來多重挑戰:

  • 攻擊面急劇擴張:每一個感測器、逆變器或充電站,都是潛在的入侵點。

  • IT 與 OT 邊界模糊:營運網路與企業資訊網融合,使得傳統「邊界防禦」已無法有效隔離風險。

  • 異質化基礎設施:多種通訊協定(如 DNP3、IEC 61850、5G)並存,增加了整合與控管的難度。


在這樣的環境下,僅仰賴防火牆或外圍防禦已不足夠。若要防止駭客在網內橫向移動(Lateral Movement),就必須落實 微網段與零信任架構(Zero Trust Architecture)。



微網段如何保護智慧電網

微網段(Microsegmentation) 透過將整體電網網路劃分為更小、更可控的安全區段,並為每一條通訊行為設定明確的授權規則,實踐「最小權限原則(Least Privilege Principle)」。

三大關鍵優勢
  • 局部化風險控制:當某個分散式能源節點或智慧電表被入侵時,微網段能將影響範圍限制在該網段,避免整體電網停擺。

  • 系統韌性提升:各微電網之間可維持獨立運作,當主電網遭遇攻擊或中斷時,仍能支撐區域供電,提升系統穩定性。

  • 即時可視化與主動監控:持續監測通訊行為,及早偵測異常流量,讓運維人員可即時掌握潛在威脅並快速反應。



Janus 的觀點:AI 自動化微網段,讓智慧電網資安更簡單

在龐大的智慧電網生態中,要管理成千上萬個設備的資安設定並非易事。

這正是 Janus netKeeper 的設計初衷——以 AI 驅動的自動化微網段技術,協助電網運營商有效落實零信任防護。


Janus 的運作方式
  • AI 白名單學習:透過 AI 行為建模,自動學習各變電站、分散式能源(DERs)與控制器的正常通訊模式,生成允許清單(Allowlist)。

  • 即插即用部署(Plug-and-Protect):無需修改既有 IT/OT 架構,即可快速部署,特別適用於老舊(EOS/EOL)設備與廠商專有系統。

  • 動態區段隔離(Dynamic Zone Isolation):自動化分段管理,一旦偵測異常流量即刻阻斷,防止駭客在電網內橫向移動。

  • 稽核可視化管理(Audit & Visibility):提供即時儀表板與詳細日誌,支援國際標準(如 IEC 62351、NIST AI RMF),協助合規檢驗。



結語

隨著電力產業數位化轉型,智慧電網的資安防護不再只是選項,而是國家層級營運安全的基礎要件。傳統防火牆或端點防護已難以應對複雜的連網環境。

Janus netKeeper 以 AI 自動化微網段技術,協助電網運營商實現零信任架構,在防止橫向移動的同時提升系統韌性,確保智慧電網穩定、安全且永續地運作。它不僅是一道防線,更是推動 能源治理邁向安全與永續 的核心基礎。

想了解如何讓您的智慧電網更安全?👉 立即聯繫Janus
 
 
bottom of page